游戏行业求职怪象:失业者众多,厂商仍难招人

   时间:2025-05-13 11:09 来源:ITBEAR作者:柳晴雪

近年来,游戏行业的裁员风波依旧在业内回响,让人不禁感叹行业泡沫的漫长出清过程。如今,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更是为从业者们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薪智最新发布的游戏行业第一季度招聘报告,全行业招聘量环比下跌了9.6%,显示出招聘需求的持续疲软。面对近年来不断累积的失业游戏人,招聘市场供需失衡,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深入了解下岗再就业的现状,游戏茶馆近期采访了多位去年底失业的游戏从业者,并听取了厂商方面的声音,试图还原这一曲折的求职之路。

沛然曾是某知名外企的员工,享受着令人羡慕的待遇和福利。然而,当中国区高管在会议上平静地宣布增加人员流动性时,他立刻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裁员。尽管他之前对行业的不景气有所耳闻,但从未亲身经历过。随着母公司高管减持股票和海外同行的收缩,他意识到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

几个月后,中国区按照总部划定的比例开始了裁员。沛然拿着N+4的补偿离职了,但很快便感受到了国内游戏圈的艰难。与此同时,小林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去年年初,公司给小林所在项目组下达了数亿元的收入KPI,几乎是当时项目收入的十倍。尽管他尽力而为,项目收入翻倍,但依然无法完成公司目标,最终项目被砍,他也上了裁员名单。

上市游戏厂商招聘负责人欣乐表示,今年的市场情况与近几年相似,厂商放出的招聘需求有限。他观察到,厂商在立项时非常谨慎,要么是高投入的大项目,要么是成本可控、注重创意的小项目。而过去承载大量就业的中型项目如今生存困难,难以获得支持。

沛然和小林的求职经历无疑是行业裁员潮的缩影。他们发现,市场上不仅岗位稀少,而且要求极高,需要候选人履历非常垂直。沛然在面试一家大厂时,已经通过了三轮面试,却在谈薪阶段被拒,原因是他要求的薪酬太高,公司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候选人。而小林在面试大厂保密项目时,历经四轮业务交叉面试,最终倒在HRBP轮面试,对方认为他的履历不够垂直,不完全匹配项目需求。

小林回忆起四年前换工作时,只投了3、4个岗位就获得了5、6次面试机会,还有HR和猎头主动联系他。然而现在他已经4个月没有工作了,远超预期。他感叹自己赶上了前一轮行业扩张期的波峰,吃到了红利,但现在却陷入了求职困境。

安酱则是另一位不幸的求职者。她在版号暂停发放后进入了一家新锐公司实习,原本以为公司氛围融洽、市场表现蒸蒸日上,可以顺利转正。然而随着公司福利缩水,她感受到了公司降本增效的寒意。最终她只拿到了内包的派遣合同,无法享受正职员工的福利和晋升。项目最终也被公司放弃,她带着不甘离开了前司。

欣乐表示,现在的求职环境中,游戏厂商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招聘方从多方面严格审视求职者,导致面试流程拉长,面试问题更加细致,求职者的体验不佳。一位猎头也告诉游戏茶馆,现在的困境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厂商也很难招到心仪的人。初创团队负责人高瑞则表示,他们需要的是即战力,能够独当一面的开发者,但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却寥寥无几。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