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近日宣布,其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了全面升级。根据腾讯游戏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在腾讯本土游戏业务中,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仅为0.2%,这一比例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
技术管控作为游戏防沉迷的坚实基础,腾讯游戏此次在技术层面上的升级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一方面,针对租号、代练、冒用账号等行为,腾讯游戏利用AI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强化了身份识别能力,实现了在多重场景下的精准识别和防控,月均拦截率高达85%。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家长在使用防沉迷工具时遇到的痛点,腾讯游戏推出了一键管控、实时提醒等功能,极大地降低了家长使用游戏管理工具的门槛。
然而,技术提升管控精细度的同时,未成年人游戏管理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共治。根据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关键。家庭在未成年人游戏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现实中,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难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游戏管控。
为了应对这一难题,腾讯游戏推出了“游戏管理服务”、“家庭教育辅导”和“未保志愿服务”三大举措,旨在一站式解决家庭触网问题。其中,游戏管理服务通过在线视频“一对一”为家长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不知道应该使用哪些游戏管理工具以及如何使用的问题。家庭教育辅导服务则针对家长深度理解孩子网络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回顾过去,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规定,也被称为“830新规”。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如今,随着未成年人防游戏沉迷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控制在3小时以内。这一数据的公布,无疑是对我国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