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世纪:影障守护者》为何被遗忘?DEI争议只是冰山一角

   时间:2025-05-03 15:39 来源:ITBEAR作者:沈如风

在3月初,我为了与朋友联机畅玩《双影奇境》,久违地登录了PS Plus页面,打算临时订阅一个月的会员服务。在浏览本月会员免费游戏时,一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我的注意——《龙腾世纪:影障守护者》(以下简称《影障守护者》)赫然在列。这款游戏于2024年10月31日才刚刚发售,仅仅过了4个月,便作为会员免费游戏提供给玩家,这对于一款备受瞩目的3A级大作,尤其是该系列十年来的首部新作来说,实属罕见。

然而,《影障守护者》的热度消散之快,超乎我的预料。发售前,它因涉及多元、平等和包容(DEI)要素而饱受争议。但令人惊讶的是,游戏上市后,围绕它的讨论似乎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的“消失”不仅指负面评价和非议的减少,就连关于游戏内容和质量的正面讨论也寥寥无几,仿佛这款游戏从未引起过关注。

这一现象确实令人困惑。近年来,不少3A级RPG游戏采取了轻量化路线,尽管它们常常伴随着争议,但总能引发玩家们的热烈讨论,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总能激起一定的波澜。相比之下,《影障守护者》的“沉默”表现显得尤为特别。

出于好奇,我重新订阅了PS会员,并立即下载了这款游戏,想要亲自探究其内在品质。游玩之后,我发现DEI相关的争议,虽然存在,但并非游戏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影障守护者》的制作水准其实并不低。

回想起15年前,《龙腾世纪:起源》曾让BioWare迎来了第二春。如今,看到《影障守护者》以这样的姿态收场,确实令人唏嘘。不错的制作水准、被过度解读的DEI要素、背离系列初衷的核心理念,以及发售后的无人问津,共同构成了这款游戏的复杂现状。

那么,《影障守护者》真的是一款烂作吗?从制作角度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游戏画面精美,人物形象虽然略带夸张,但风格统一,细节精致。游戏运行流畅,几乎没有Bug,动画衔接自然。

至于DEI要素,虽然存在,但并不显眼,也没有比BioWare以往的游戏更加突出。这些要素主要体现在队友塔什身上。对于反感DEI的玩家来说,塔什可能会令人不悦;但持中立态度的玩家可能会觉得,塔什只是一个拥有独特观念的欧美RPG常见奇葩队友。这样的角色虽然不讨喜,但也不算过分。

实际上,即便你对DEI非常反感,在游戏中被其烦扰的时间也相对有限。完成《影障守护者》的大部分支线任务需要40至50小时,而DEI要素引发的困扰可能只占其中的一两个小时。

BioWare在DEI方面的尝试并非一朝一夕。早在《龙腾世纪:起源》和《质量效应2》时期,BioWare就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涉猎。当时,网上甚至有人对比了游戏中的角色与现实中的模特照片,以此批评BioWare忽视玩家的审美期待。然而,在那个时代,这些争议并没有影响玩家对游戏的关注。

回到游戏本身,《影障守护者》在设计上借鉴了BioWare以往的作品,尤其是《质量效应2》和《质量效应3》。游戏中,玩家需要与多个势力打交道,完成各自的任务,以提升队友的好感度,并解锁更多关于队友的背景故事和结局。同时,玩家还可以在一个和平空间中与队友聊天、升级装备、改变形象等,这是BioWare游戏的传统元素。

游戏的空间设计和战斗系统是《影障守护者》的两大亮点。它没有采用开放世界设计,而是采用了更传统的CRPG模式,制作了几个面积不小的区域供玩家探索。这些区域散布着各种解谜内容,有些需要特定队友的能力才能完成。解谜成功后,玩家通常会发现宝箱,获得切实的提升。战斗系统同样出色,节奏快而刺激,即使是法师这样的职业也能打出流畅的打击感。

然而,《影障守护者》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与前作《龙腾世纪:审判》一样,它缺乏真正的角色扮演乐趣。虽然游戏中有分支和选择,但这些选择往往没有实质性的后果。玩家看不出自己的行为对世界和剧情的影响。这种“选了,但又没太选”的感觉,让游戏失去了RPG的核心魅力。

这或许是轻量化趋势的一种表现。开发者们为了迎合更广泛的玩家群体,不敢让玩家面对真正的沉没成本。因此,所有系统、机制和剧情都只能往“不得罪玩家”的方向去做。另一个例子是,游戏中所有技能点都可以随时更改,允许玩家随时重构人物。这样的机制虽然降低了门槛,但也削弱了角色扮演的基础。

更遗憾的是,大部分玩家似乎也不能接受选择带来的真正后果。他们往往因为错过了某些内容而感到遗憾,甚至不惜为了奖杯或成就而忍受不喜欢的角色或剧情。这种求全的心态,或许也是导致《影障守护者》等游戏失去RPG乐趣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影障守护者》的制作水准并不低,但由于缺乏真正的角色扮演乐趣和迎合玩家求全心态的设计选择,它最终未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款游戏的故事,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现代RPG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