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备受关注的射击游戏《逆战:未来》发布了一部直面玩家批评的纪录片,并同步启动了第三次测试的招募活动。这部纪录片中,开发团队没有回避争议,而是将“重新薅一遍”“卖数值”“不氪没法玩”等尖锐批评直接呈现,展现出坦诚的态度。然而,玩家更关心的是,这些被摆上台面的问题能否得到实质性解决。
9月5日,游戏在重庆举办新一轮试玩会,吸引了众多核心玩家和媒体参与。这并非首次接触该项目的试玩活动,但此次意义特殊——开发团队曾因追逐“开放世界”风口而偏离方向,今年4月才通过重大调整回归PVE核心。试玩会成为验证调整成效的关键节点,玩家迫切想知道:回归后的“逆战味”能否真正解决数值膨胀和氪金争议?
回顾项目历程,《逆战:未来》的探索充满波折。最初以“开放世界射击”为概念立项时,正值开放世界品类热度巅峰,团队试图通过大地图和复杂养成体系吸引玩家。然而,去年首次测试后,老玩家集体反馈“不像《逆战》”——科幻废土风格的大地图和局外养成,与记忆中主打PVE刷怪的爽快体验相差甚远。这种分歧迫使团队在去年9月进行A/B测试,对比大世界玩法与传统单局PVE副本的接受度。结果明确:玩家更青睐“大都会”等经典副本,而非主线剧情。
测试结果促使团队彻底转向。今年4月的“重启测试”中,游戏砍掉开放世界和主线叙事,重构为“多模式+单局PVE”框架。僵尸猎场、塔防、机甲战等经典玩法回归后,玩家社群中“味儿对了”的评价逐渐增多。项目团队复盘时坦言,最初犯了两个根本性错误:一是“大世界”调性与逆战IP内容表达存在冲突;二是团队能力不足以支撑大体量开放世界产品。
玩法调整仅是第一步,重建玩家信任的关键在于解决“氪金问题”。为此,开发团队提出两大核心策略:赛季制与“不卖数值”。制作人叉哥明确表示,若想让产品运营5到10年,必须解决数值膨胀问题。他将“数值平权”视为不可动摇的底线:“无论免费还是付费玩家,最终能拿到的数值必须一致,否则长线运营不可控。”
这一理念直接体现在养成系统简化上。此前测试中复杂的装备体系和战力评分被彻底移除,玩家核心体验聚焦于“刷图、拿装备、构筑流派”。赛季制成为支撑循环玩法的底层规则,每个赛季提供独立天赋系统和专属武器插件。例如,S1赛季“起源”中,玩家可从三条天赋路线选择加点,获得影响战斗方式的局内主动技能;某些武器装上特定插件后,可触发全新攻击特效或机制。赛季结束后,天赋点和插件重置,但枪械、机甲、饰品等永久资产保留,形成“新赛季新体验,老资产不浪费”的循环。
商业化方面,团队划出明确红线:商城仅售武器皮肤、角色皮肤等外观道具,不影响数值属性。叉哥强调,所有影响强度的原型枪械均可通过游戏内途径获取。据其透露,每日玩1至2小时的玩家,15到30天内有机会刷到顶级永久整枪;付费玩家可加速获取,但不会出现“氪金碾压”的情况。
新玩法层面,本次测试更新内容丰富。核心玩法“僵尸猎场”新增原创地图“冰点源起”,融入滑雪快速移动、驾驶机甲对抗BOSS等互动元素,避免刷图单调。新增的“猎场竞速”模式为PVEVP玩法,两支四人小队在独立线路比拼清怪速度,赛前可通过卡牌干扰对方队伍。传统塔防模式新增移动端“俯视角”,机甲模式则优化平衡性。PVP方面推出“人类VS机甲”非对称竞技,玩家可交替体验两个阵营,最终根据伤害结算排名。
跨平台数据互通是本次测试的另一大亮点。游戏支持PC与移动端数据互通、跨端匹配,且因以PVE为主,无需考虑操作公平性问题。叉哥举例称,PC玩家可随时与手游朋友组队,甚至PC端退出后,可用手机继续未完成的单局游戏。
从追逐风口到回归PVE内核,再到重构长线运营模式,《逆战:未来》的调整路径清晰可见。开发团队通过赛季制框架,将玩家成长方向从“数值碾压”转向“流派选择、机制成长和体验成长”。例如,玩家可能围绕某个强力天赋构筑打法,下个赛季因天赋更新而探索新战斗方式,乐趣核心从积累转向思考。这种转变,或为PVE游戏长线运营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