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民工坊”第七期:手作非遗,探索传统文化之美

   时间:2025-07-03 19:37 来源:ITBEAR作者:杨凌霄

洛阳市图书馆在7月份再度推出丰富多彩的“市民工坊”手作研学公益课程,为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此次活动涵盖了篆刻+拓印、非遗泥彩塑、非遗茶果子、非遗绒花、木工、蝶骨巴特包、植物拓染、掐丝珐琅、仿点翠工艺以及非遗簪花围等多项传统手工艺课程。

在这些课程中,参与者不仅能够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还能深入了解每项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篆刻+拓印课程不仅教授篆刻技巧,还将拓印作品与篆刻作品结合,制作成个性化的小台灯,既实用又富有创意。

非遗泥彩塑课程则利用高级雕塑材料软陶土,结合非遗技艺,创作出花卉、灯具等既美观又实用的艺术品。而非遗茶果子课程,则让参与者亲手制作小巧精致的茶果子,感受这种起源于唐朝、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传统糕点的魅力。

非遗绒花课程让学员们有机会学习这种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老技艺,制作出精美的绒花饰品。木工课程则通过制作猫咪书签和猫咪拇指琴等实用小物,让学员们体验到木工制作的乐趣。

蝶骨巴特包课程则是一种将美丽图形剪裁拼贴,赋予物品全新艺术质感的技艺,让学员们能够亲手制作出充满艺术气息的包包。植物拓染课程则通过阅读绘本《本草》认识常见中草药,并通过拓染感受植物之美。

掐丝珐琅课程教授学员们如何制作掐丝珐琅旋转立体冰箱贴和非遗敦煌藻井,让学员们体验这种将铜与珐琅结合的工艺品制作的魅力。仿点翠工艺课程则让学员们了解传统点翠工艺的历史和现代替代材料的使用,制作出精美的仿点翠饰品。

最后,非遗簪花围课程则让学员们体验蟳埔女特有发饰的制作过程,感受这种独特发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所有课程均根据学员的兴趣需求进行报名,除耗材费外不收取任何学费。

值得注意的是,报名成功后因个人原因不参加活动的学员将被取消下次报名资格。同时,活动方也提醒学员们要按时参加,活动开始后未到场者预留材料将优先提供给候补学员。学员们还需注意一人一份材料一座位,不可占座,家长需照看好小朋友,保持活动现场秩序。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