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界幕后变迁:为何CV姓名渐成“秘密”?

   时间:2025-09-04 04:05 来源:ITBEAR作者:顾雨柔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激烈维权风波后,国内知名乙女游戏《恋与制作人》终于在8月30日宣布与资深配音演员吴磊结束合作关系。吴磊此前在游戏中为角色“李泽言”配音长达八年之久。

回顾整个事件,其实并不复杂。自2023年起,吴磊因身心健康问题,其配音质量出现了波动,这引发了部分游戏玩家的不满,进而影响了配音工作的整体效率与质量。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游戏方多次向玩家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关于提升语音内容质量的意见。经过多轮沟通与考量,游戏方最终决定更换配音演员,这一决定或许为玩家、游戏方及吴磊本人都带来了一丝解脱。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游戏领域。今年8月,《守望先锋》新英雄“无漾”的预告视频发布后,同样遭遇了玩家的广泛质疑,原配音演员赵洋主动请辞,暴雪中国也回应称将重新选择配音演员进行录制。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凸显出配音演员、游戏方与玩家之间的复杂纠葛。当配音演员的业务水平未能达到玩家预期时,失望与不满的情绪便会滋生,游戏方为了维护玩家体验,不得不考虑更换配音演员,而配音演员则可能因此遭受质疑甚至网络暴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或许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游戏选择不主动公布配音演员名单的原因之一。

声优与角色之间的界限模糊,与游戏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在中国游戏动漫行业起步之初,受日本ACG产业影响,声优阵容成为了各大游戏的卖点之一。声优不仅为角色配音,还常常参与线下活动,与角色形象紧密绑定,从而获得了更多关注与热度。然而,这种绑定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对于游戏而言,声优与角色本应相辅相成,但玩家对于声优与角色的“切割”需求却日益增强。在一些游戏中,每个角色都拥有完善的设定与受众,玩家希望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而声优的“捆绑”却打破了这种沉浸感。因此,权衡声优带来的宣传流量与长线运营的稳定性后,游戏厂商开始倾向于避免因声优问题引发的舆论风波。

声优的私德问题也可能对游戏角色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光与夜之恋》中的角色“陆沉”就曾因配音演员李元韬的私生活问题而引发舆论危机,导致游戏方不得不更换配音演员。这一系列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游戏方对于声优问题的谨慎态度。

在此背景下,许多游戏开始采取配音保密的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大热的乙女游戏,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不公布配音演员名单。这一做法旨在切断或弱化角色与声优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相关争议与舆论压力,使玩家更加聚焦于角色本身。这种“一对一”的反馈机制避免了三方纠葛,对于玩家、厂商及声优而言或许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对于配音演员而言,这却意味着他们需要从台前回到幕后。对于那些已经在行业前列的声优来说,这种影响或许并不显著;但对于更多新人配音演员而言,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出头难度。他们本就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今即使接到了一个知名角色,却无法署名,这无疑是一种不公平。因此,如何在保护声优权益与满足玩家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仍是游戏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