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的深处,有一段关于《我的世界》(Minecraft)与虚拟现实(VR)的交集,尽管它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份初见时的震撼依旧令人难以忘怀。
回溯至十年前,微软HoloLens AR头显与《我的世界》的联动,无疑在游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玩家得以在上帝视角下,仅凭手势便能操控整个MC世界,这一创新之举点燃了无数玩家的想象之火。
然而,九年时光流转,那股曾让人热血沸腾的激情,却已在无声无息中熄灭。近日,《我的世界:基岩版》1.21.80版本的更新说明中,官方宣布将移除对VR设备的支持,这意味着,无论是meta Quest还是Windows MR设备,都无法再通过官方启动器进入VR版的方块世界。
事实上,这一决定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23年10月,开发商Mojang就已预告,因“无法继续支持VR/MR设备”,将于2025年3月后正式停更相关功能。如今,这一决定终于尘埃落定。
回顾历史,2016年,《我的世界》首次踏入虚拟现实领域,适配了三星Gear VR,让移动VR用户首次能够沉浸式体验MC世界。而早在2015年9月,微软就已宣布MC W10版本将适配Oculus Rift。Quest Store的信息显示,该平台于2016年8月15日上架了VR版本的MC。可以说,从2015年开始,《我的世界》就已计划逐步推出可与PC版等其他端口联机的VR版本。
那场在微软E3大会上的实机展示,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开发者直接用手“拖拽”操作,一声令下便能引发闪电,炸掉TNT和猪圈。那时的兴奋与期待,仿佛未来游戏世界的曙光已近在眼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理想主义的实验逐渐冷却。VR版MC的更新频率显著下降,支持平台也逐渐减少。Windows MR的玩家反馈控制问题迟迟未得到修复,Oculus平台的更新也停留在多年前。而HoloLens所承载的混合现实(MR)梦想,也因微软的战略调整而被搁置。
官方为何做出“放弃”VR的决定?核心问题在于VR平台的用户数量不足。尽管《我的世界》每月活跃玩家超过2亿,但VR版用户却只是零头。加之VR版维护成本高昂,需要适配多个平台,解决各种繁琐的技术问题,使得Mojang最终选择将资源更多地向主机、PC、移动端倾斜。
尽管官方已撤出VR领域,但《我的世界》的VR之火并未完全熄灭。玩家社群找到了“自救”的方法。对于PC端玩家来说,Vivecraft是目前最成熟的VR解决方案,它支持SteamVR设备,能实现完整的VR操控和多人联机。而在meta Quest设备上,QuestCraft社区项目让玩家可以在Quest头显上原生运行Java版《我的世界》,无需连接PC。
这些非官方的解决方案,凭借社群的热情和技术支持,让《我的世界》在VR上的玩法得以延续,只是换了一种“野生”的方式继续存在。这段技术与梦想的交集,虽然未能迎来全民VR时代的《我的世界》,但它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个平台上,以另一种形式重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