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青年追梦AI,橘洲大模型移动端震撼上线!

   时间:2025-05-21 16:06 来源:ITBEAR作者:朱天宇

在长沙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一首《长沙星上数星星》伴随着科技创新的节拍,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5月21日,国内首个基于国产算力预训练的视觉基座大模型“橘洲”V1端侧版正式上线。这款大模型能在手机端实现1024×1024分辨率图像的秒级生成,以其成本低、质量高、速度快、轻量级、可离线的特点,引领AI技术进入新阶段。

这一创新成果的背后,是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汇视威)的年轻团队,他们依托中科曙光的算力支持,在短短时间内完成了近4000万张图片的训练,成功打造出全国首个在国产算力上完成整体训练和推理过程,并实现移动端部署的视觉基座大模型。“橘洲”V1的推出,标志着汇视威在AI领域的硬核实力,也展示了国产AI从“可用”到“可轻”的重大突破。

汇视威的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最年轻的算力工程师仅有21岁。李诗佳,这位21岁的见习算法工程师,负责大模型的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转换工作。她自主处理了超过2000万张图像数据,剔除杂质,确保大模型的“食粮”精纯。在模型转换环节,她将PC端模型轻量化,转换成手机端适配格式,如同将厚字典压缩成口袋书,既保持了知识的完整性,又实现了体积的小型化。

彭英麒,另一位见习数据工程师,负责大模型数据的归纳、整理、存储工作。他将公开数据集与自产数据统一打包,整理成方便调用的格式,为后续的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数据集初筛阶段,他连续几周像“数据质检员”一样,对数十个公开数据集进行细致筛查,确保数据的清晰度、标注完整度和场景多样性。

作为团队的CTO,95后的王聪睿负责攻克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让算法脱离云端算力,实现用户无需联网也能调用大模型功能。经过半个月的披星戴月,他们终于找到了适配国产硬件的部署方案,成功将大模型部署到手机端。

汇视威的创始人顾善植,是一位富有远见和感性的领导者。他带领这支年轻的团队,在AI赛道上勇往直前。从To B端到文生图大模型的转型,他们抓住了百年难得的行业机遇。顾善植坦言,正是有了长沙作为坚强后盾,团队才有更多底气奋力去闯去拼。如今,“橘洲”大模型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从岳麓山客流预警到社区独居老人守护,从车企生产线的瑕疵检测到化工燃气作业的风险预判,他们的AI技术正融入长沙的城市血脉。

在汇视威的办公室里,两张特别的地图记录着团队的足迹和梦想。一张标记着他们“嗦”过的57家长沙米粉店,另一张则记录着算法在十二大领域上百个落地场景。这支“95后”长沙团队,用“橘洲”大模型在文生图赛道上划出了耀眼的“湘”字轨迹,以算力为笔,以山河为纸,在这片诞生过《沁园春·长沙》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