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游戏内忍者角色“保鲜期”的讨论在玩家群体中愈演愈烈。这一话题的源头,可追溯至一场策划直播中的互动环节。面对玩家关于忍者是否存在“不削弱保鲜期”的疑问,策划团队明确回应称,并无此类特殊时期,忍者强度过高时必然面临调整。然而,策划并未明确给出调整的具体时间框架,这引发了玩家们的进一步揣测。
回顾近年来高招忍者的改动历程,策划团队在调整速度与策略上确有显著进步。以往,即便忍者表现离谱,也往往在其下架后才进行调整。而现在,诸如九喇嘛鸣人专属秘卷的迅速削弱,以及忍战带土等忍者在下架前的紧急调整,都彰显了策划团队对于平衡性的高度关注。然而,这样的改变并未完全平息玩家的不满。
玩家群体与策划团队对于“保鲜期”的理解似乎存在偏差。玩家认为,对于明显离谱的忍者,策划应迅速采取行动,而非让玩家自行将其放入禁用位,等待大版本更新时的统一调整。以新忍者漂泊带土为例,该忍者上架后不久便跻身顶尖行列,即便存在操作上的小瑕疵,但凭借开局切换形态的套路,仍能打出高额伤害,具备起手与反手能力。然而,面对玩家的质疑,策划团队并未立即对其进行调整,这引发了玩家的强烈不满。
进一步对比同一大版本更新中的忍者改动,卑留呼的双技能和奥义被削弱,而漂泊带土仅回调了归鞘状态的嘲讽姿态。这一对比无疑加深了玩家的不满情绪。玩家认为,如果策划真的坚持“无保鲜期”原则,那么漂泊带土理应与其他离谱忍者一同受到削弱。体验服近期的停机维护更新中,依然未见漂泊带土的改动内容,这无疑加剧了玩家的质疑。
策划团队在平衡新老忍者待遇方面似乎也存在问题。例如,同样是虚化忍者,须佐卡卡西在经历大版本更新削弱后,策划仍觉不够,又在后续更新中进一步调整了其二段释放的前摇和金刚体生效时间。相比之下,新忍者即便表现离谱,也往往能逃脱即时调整的命运。这种待遇上的差异无疑加剧了玩家的不满情绪。
站在策划团队的角度考虑,这一问题的确棘手。一方面,若忍者上架后短期内便因强度过高而被削弱,无疑会影响其销量;另一方面,若以高强度吸引玩家购买后再进行削弱,又显得不够合理。毕竟,玩家在购买时往往是基于忍者的当前强度。因此,如何在保持销量与平衡游戏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策划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无论如何,策划团队都应更加谨慎地处理此类问题,以避免类似漂泊带土这样的“打脸”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