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新帅李健百日考:人事大调与AI豪赌能否重塑辉煌?

   时间:2025-05-19 18:32 来源:ITBEAR作者:杨凌霄

荣耀新任掌舵人李健,以其在华为时期的“悍将”之名,在业界早已名声在外。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尤为传奇的经历:二十年前,他被华为派往尼日利亚,顶着40℃的高温,身着西装,手提电脑和投影仪,日复一日地拜访客户。为求一见某公司总裁,他甚至在门外苦候三小时,最终在厕所门口偶遇,成功拿下会面,这份执着最终换来了惊人的业绩——短短三个月内,他签下了3000多万美元的合同,一年后这个数字飙升至近2亿美元,第三年更是突破4亿美元。尼日利亚代表处在他的带领下,连续四年业绩领跑华为全球市场。

李健的这份拼劲与魄力,如今被带到了荣耀。2025年初,荣耀突发人事变动,掌舵近十年的赵明离任,李健接棒,并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至今,他已上任超过四个月,期间荣耀对中国地区38个关键岗位进行了重新部署和竞聘上岗,其中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90后占比高达24%。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高管变动,如荣耀新商业模式拓展部总裁倪嘉悦、中国区零售部部长徐波等相继离职。

在内部结构上,荣耀新增了AI新产业部门,并将AI研发提升至一级部门。李健在两个月前宣布,未来五年荣耀将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建设AI终端生态。在产品端,荣耀也同步进行了调整,推出了主打长续航的荣耀Power、电竞性能旗舰手机荣耀GT Pro等性价比新品,试图以此刺激市场,提升份额。同时,荣耀在渠道上也加强了控货,以稳定产品价格。

然而,荣耀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20年从华为剥离后,荣耀经历了组织架构、产品战略乃至供应链和渠道的全面重建,一度在国内市场份额仅剩3%。虽然凭借经销商入股和华为用户的承接,荣耀迅速回归市场,甚至多次登顶行业第一,但好景不长。随着华为带着自研芯片和鸿蒙系统回归,荣耀受到了明显冲击。再加上小米、OPPO、vivo乃至苹果的激烈竞争,荣耀的市场份额自2024年一季度后开始下滑,目前已跌出前五。

面对这一困境,李健将AI作为了荣耀的突破口。在今年3月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他高调宣布荣耀未来五年将投入百亿美元打造“阿尔法战略”,逐步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然而,现实问题是,在算力和底层模型能力的限制下,目前各家厂商的AI功能大同小异,均未做出突破式创新。荣耀虽然每场新品发布会都会强调AI影像、AI性能调度等功能,但这些功能在其他品牌上也已推出,甚至更早落地。

相比之下,荣耀在渠道上的变革或许更能带动销量提升。荣耀开始对订货数量进行限制,以避免经销商因大量压货而导致价格内卷。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荣耀实现了控价,稳定了市场价格,提升了消费者购买意愿。供应链数据显示,荣耀Power上市当周,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大盘上涨约5%,荣耀重返市场前五。然而,要想让高度依赖线下渠道的荣耀重新回到市场舞台中央,李健还需要找到更多方法来重建经销商的信心。

荣耀过去数月的人事调整,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后续在渠道侧进行更大的改革。然而,一些经销商表示,虽然新CEO上任后做出了一些调整,但在具体执行方面,他们仍然没有太强的感触。有经销商甚至减少了在荣耀品牌的资金投入,认为荣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已经明显下降,产品不保价进货难以盈利。

李健正以自己的方式重构荣耀,但荣耀的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突破口,重建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信心,将是李健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