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骑士:丝之歌》在Steam平台一经发布,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热潮,短时间内吸引了超过50万名玩家的涌入。然而,这股庞大的流量迅速导致Steam商店页面及支付系统全面崩溃,影响范围甚至扩展至多个平台的服务器,造成短时间的瘫痪。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众多玩家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抱怨无法顺利完成购买流程,这一事件也因此成为了Steam历史上首款引发“全网404”现象的游戏。
然而,游戏正式解锁仅仅三小时后,中文评测区的反馈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好评率迅速下滑至76%,远低于全球92%的整体好评率。绝大多数负面评价聚焦于游戏的本地化翻译质量,玩家们纷纷指出中文文本存在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游戏体验。
风波的焦点直指本地化翻译团队。早在游戏发布前的六月,一名自称参与翻译的网友“Hertz”在社交平台曝光了自己的身份,并分享了部分译文内容,这一举动当时就引起了部分玩家的担忧。随后,在八月公开的Demo版本中,玩家们发现游戏中出现了诸如“苔穴”等生硬翻译,以及文白夹杂、风格混乱的对话,进一步加剧了玩家的质疑。尽管玩家们多次提出反馈,但翻译团队并未给予正面回应,反而修改签名暗示“不懂勿评”,这种态度进一步激起了玩家的愤怒。
正式版发布后,玩家们发现之前反馈的问题几乎未得到任何改进。争议词汇“苔穴”等依然沿用,角色对话风格各异,部分文本甚至出现“古风偶像剧”式的突兀表达,这不仅造成了剧情理解的障碍,还严重破坏了游戏的沉浸感。愤怒的玩家们通过社交媒体、Steam评测及B站等平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有人发起对翻译者账号的“清算”,但发现其已删除动态并注销账号。
翻译者“Hertz”曾自称英语专业毕业,拥有四年的游戏本地化经验,参与过《燕云十六声》等项目,并强调术语参照前作及中文Wiki。然而,这一系列的背景并未能平息玩家的质疑和批评。部分玩家开始怀疑其是否违反了保密协议,并严厉批评了翻译团队对待玩家反馈的消极态度。
截至目前,《空洞骑士:丝之歌》的翻译问题仍在持续发酵,玩家们强烈呼吁官方尽快作出回应并修改文本,以期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