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姆泡姆》亮相任天堂直面会黄金位:凭实力适配,为国产游戏开新局

   时间:2025-09-13 22:22 来源:ITBEAR作者:沈如风

昨晚,任天堂举办了Switch 2发布后的第二场直面会,也是东京电玩展(TGS)前的重要活动。这场持续60分钟的发布会备受期待,尤其是在Switch 2上市后,任天堂第一方作品表现平平的背景下,“超级马力欧”系列迎来40周年纪念,让这场直面会承载了更多期待。

发布会内容丰富,任天堂自家游戏虽以复刻为主,但“马力欧银河”系列成为焦点。大电影计划、1代与2代重制版合集的公布,以及《马力欧网球:狂热》《超级马力欧兄弟:惊奇》等作品的亮相,满足了玩家的期待。更令人惊喜的是,完全新作《耀西与不可思议的图鉴》的登场,为系列注入了新鲜血液。

第三方游戏的比重显著提升。《最终幻想7:Remake》《塞尔达无双:封印战记》《黑帝斯2》《宝可梦Pokopia》《生化危机9》《火焰纹章:万紫千红》等作品纷纷亮相,其中不乏跨平台大作的Switch版本。这表明,在Switch 2第一方大作尚未成熟之际,第三方作品对任天堂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内厂商的作品也在发布会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鹰角网络的《泡姆泡姆》成为最大亮点,紧随“超级马力欧”40周年板块登场。这款游戏不仅展示了玩法、机制和模式,还获得了超过1分钟的详细介绍。在国产游戏历史上,这样的待遇尚属首次,尤其是考虑到鹰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大厂”或“知名独游团队”,这一成绩更显难得。

《泡姆泡姆》的成功并非偶然。从试玩阶段开始,它便以“适配任天堂”的形象深入人心。其轻度动作、多人合作的玩法,以及“合家欢”的风格,完美契合了任天堂主流玩家的需求。同时,涌现式玩法带来的趣味性,以及“好玩”而非“炫技”的设计理念,与任天堂自身的游戏哲学不谋而合。作为一款买断制单机游戏,其适中的体量和在其他平台的优秀表现,也为任天堂平台增添了吸引力。

《泡姆泡姆》的意义不仅限于登上任天堂直面会。它为国产游戏在任系平台的未来发展树立了标杆。近年来,国产游戏在各大主机平台和海外展会上的曝光度不断提升,但任天堂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态度——对GaaS和“大作”相对谨慎,更青睐注重玩法和趣味性的买断制游戏。这一选择既受限于硬件机能,也巩固了任天堂“玩法优先”的品牌形象。

《泡姆泡姆》的成功证明,只要玩法出色、品质过硬,国内中小团队同样有机会在任天堂平台上崭露头角。对于任天堂而言,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优秀的中国单机游戏开发团队,未来将通过任天堂平台走向全球市场。

鹰角网络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除了《泡姆泡姆》,其另一款作品《明日方舟:终末地》也在近期频繁亮相国际舞台。两天前,这款游戏以演示身份登上苹果发布会,并随新品宣传覆盖多个平台。此前,国产游戏在苹果发布会上的选品标准极为严苛,而《明日方舟:终末地》的入选,体现了苹果对其品质的认可。

ChinaJoy期间,《明日方舟:终末地》还参与了索尼PlayStation的直播节目,表明其将支持移动、PC和主机多端。8月的科隆游戏展上,这款尚未上线的游戏不仅拥有大面积展台,还获得了最佳移动游戏奖项提名,进一步证明了其国际影响力。

作为一家以二次元游戏起家的厂商,鹰角网络并未局限于单一领域。从二次元到多人合作派对游戏,再到GaaS大型3D跨端作品,鹰角始终在目标品类中追求卓越与创新。这种长期主义的实践,使其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玩家和行业的双重认可。

鹰角的成功并非偶然。2023年《泡姆泡姆》首次试玩时,制作组便表达了“通过互动分享快乐”的初心,并愿意成为派对游戏品类的开拓者。这种态度与鹰角联合创始人海猫络合物在“开拓芯”活动中的发言一脉相承——他强调,只要在游戏之路上坚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在2025年的“开拓芯”创想节上,海猫络合物再次提到“长期耕耘”的重要性。他鼓励开发者以耐心和长远的角度投入资源,不要因挫折而放弃。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鹰角的作品中,也贯穿于其服务玩家和行业的实践中。围绕《明日方舟》的线下活动已成常态,而“开拓芯”对中小团队的扶持,也为创意和玩法的成长提供了土壤。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