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融合精湛制作与东方文化底蕴的视觉盛宴。此次展览不仅吸引了大量游戏爱好者,也成为了探讨数字时代文化审美的新平台。
展览现场,观众仿佛穿越了虚实界限,置身于游戏世界的真实复刻之中。从精心复原的游戏场景到数字美学落地的现实景观装置,每一处都让人沉浸其中,体验近乎主题乐园般的奇妙之旅。同时,展览还深入展示了游戏世界的架构过程,通过原画、模型、雕像等创作素材,揭示了“黑神话”艺术背后的铸炼之路。
虚实共生的设计理念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游戏场景的实景复刻与古建筑实景的扫描拍摄花絮,以及通过3D打印重现的取景地原型,共同展示了从现实到虚拟、再从虚拟回归现实的完整创作路径。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虚拟艺术的现实根基,也引发了对于虚拟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展览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对《西游记》题材相关文本的广泛涉猎与跨媒介叙事。从敦煌壁画中的猕猴掠影到水墨画作中的悟空造型,再到儿时小人书中的悟空想象,庞大的悟空群像展现了这一经典符号的强劲生命力。同时,展览还回溯了悟空前传,呈现了“黑神话”艺术建构对传统文化的广泛汲取。
在展览中,观众还能深刻感受到创作者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无论是文学原著、古建模型,还是雕塑造像、装饰纹样,都诉说着“黑神话”中的悟空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脱胎于历史,生发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土壤。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创造性转化,不仅让游戏作品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也成为了数字时代文化出海的重要符号。
展览还呈现了游戏科学团队背后的创作历程。从立项、闭关到发售,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然而,主创团队始终保持冷静与低调,专注于重复、琐碎、具体、日复一日的创作过程。这种务实拓新的精神,不仅在中国动画与游戏领域得到了传承与发扬,也成为了推动中国ACG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次展览还与教育部首次将游戏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历史性学科调整同步进行,标志着中国游戏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调整不仅为游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也为推动中国ACG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展览的尾声,观众不禁为《黑神话:悟空》所展现出的创造时代艺术的精神力量所感动。这部作品不仅风靡全球,更成为了中国艺术精神继往开来的接力场,续写了中国ACG艺术的精神谱系。从一款现象级的游戏到一场现象级的展览,“黑神话”以破界焕新的姿态,重新定义了游戏艺术的版图与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