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融合,湛江科技学院学子探索非遗木偶戏传承新路径

   时间:2025-07-08 13:58 来源:ITBEAR作者:柳晴雪

在湛江市坡头区,一场以“科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号角的探索行动正在进行。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学子们,怀揣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热忱,深入基层,将目光投向了木偶戏这一传统艺术。

实践团首先探访了木偶戏传承工作室,与两位坚守艺术四十余载的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两位老师傅分享了湛江木偶戏虽于2021年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仍面临的传承挑战。他们提到,虽然学习木偶戏的基本技巧或许只需三年时光,但要达到“人偶合一”的至高境界,却需倾尽一生的努力与热爱。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传统艺术的受众空间日益缩减,加之白话方言演唱的限制,使得木偶戏的传播面临重重困难。

面对这些挑战,实践团并未退缩。针对语言传播的难题,团队负责人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他们计划将新时代的故事融入剧本创作,同时探索AI同声传译技术的应用,以期实时翻译方言唱词,打破语言壁垒,让木偶戏的魅力跨越地域限制,传播得更远更广。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木偶戏的魅力,实践团成员们亲临了一场木偶戏演出。夜幕低垂,香火缭绕,锣鼓声声,幕布缓缓拉开。幕后,老师们操控着木偶,声线与人偶完美融合,演绎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一位男旦师傅以刚柔并济的嗓音,将女子离别时的凄楚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在那简陋的蓝色塑料棚内,高亢的唱腔穿透夜色,灯光映照下,传承人们脸上岁月的痕迹仿佛诉说着四十年的江湖风雨,也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无限敬意。

这次实践调研,不仅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为他们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