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月15日至18日,上海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生存挑战。这场由五源发起的活动,汇聚了来自不同背景的7位参与者,包括大厂产品经理、20岁的大学生、独立开发者、大模型算法工程师、金鸡奖提名导演和AI博士生。在为期72小时的封闭空间中,他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任务:仅依靠AI工具和100元启动资金,在无法使用智能手机、APP、浏览器等互联网产品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并尽可能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参与者们不得不重新定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饭、购物、搜索和表达,每一项操作都必须通过AI来完成。没有了智能手机、微信、社交媒体等“外挂”,他们必须学会用一种全新的语言与AI共处、协作,甚至挣扎。
挑战开始后,参与者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适应力。有人训练出了一个AI朋友,有人写出了生存之歌,有人生成了影视作品,还有人建起了虚拟直播间。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一帆风顺,有人在构建系统和调试插件的过程中耗尽了预算,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两位来自浙江大学的大一学生陈睿轩和区瀚楠,原本就形影不离且热衷于AI技术。他们计划利用AI自动接单赚钱,但由于技术难题和资源受限,最终未能实现盈利目标。不过,他们开发出了一个可以控制电脑的Agent,这让他们感到十分自豪。这次挑战让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AI技术的实际边界和潜在可能性。
Ming,一位大模型公司的算法工程师,从挑战一开始就展现出了高效的工作能力。她不仅迅速解决了下单问题,还尝试训练一个能长期陪伴的AI Agent,名为Ethan。经过三天的努力,Ethan不仅能够完成基础生活任务,还能分享股市情况,甚至学会了说甜言蜜语。Ming表示,这次挑战让她思考如何让AI学会人类的工作方式,而不仅仅是效率替代。
李禹陈,一位在人工智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者,将这次挑战视为探索AI艺术创作的绝佳机会。他尝试了多种AI工具进行内容创作,包括生成歌曲和MV舞蹈视频。最终,他选择用AI生成了走马灯式回忆录,以表达对长辈记忆和情感保留的深刻思考。这次经历让他坚信,艺术和情绪表达在AI世界中同样重要。
独立开发者陈郅悦则计划打造一个AI虚拟直播产品。在挑战过程中,她遇到了下单失败等挫折,但最终通过创新方法成功解决了问题。这次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AI在隐私、表达和情绪出口方面的潜力。她表示,在AI世界中,人们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哪怕是在一个空无一人的直播间里。
导演利建磊在挑战中展现了其独特的影像叙事能力。尽管在生存物资方面遇到了困难,但他迅速调整状态,利用AI工具进行影像创作。他的作品以人类的情感为主题,探讨了AI在标准化程式中无法触达的情感领域。这次经历让他对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源合伙人孟醒在谈及举办这次挑战的初衷时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探索AI对普通人生活的实际影响。他认为AI将像水、电、空气一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深远的变化。这次挑战不仅是一次技术探索,更是一次关于人类与AI共同进化的社会实践。
在这场72小时的AI生存挑战中,参与者们不仅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还深刻探讨了AI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尽管挑战过程中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们相信,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探索精神,构成了AI时代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