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一种源自古老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网络世界中悄然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体验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大学生小赵,在宿舍的闲暇时光里,常常打开电脑,沉浸在《星露谷物语》的像素世界中。在这个模拟经营游戏中,她扮演着一个庄园主,精心照料着虚拟的农作物。而她的舍友,则热衷于另一款名为《桃源深处有人家》的游戏,忙着在游戏中建房、渔猎、耕种、烧窑,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宁静。
这种被称为“赛博种田”的游戏,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走红。与以往那些强调激烈对抗的竞技性游戏不同,“赛博种田”更注重让玩家慢下来,享受耕耘与收获的乐趣。袁老师,一位大学辅导员,注意到这一变化,并认为这种反效率的游戏设定,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治愈力。
在游戏中,玩家不仅要遵循农时,进行播种与收获,还能参与各种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与游戏里的村民建立深厚的联系。这种深度参与感,让许多玩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田园生活之中。
数据也印证了“赛博种田”的受欢迎程度。一些游戏自发行以来,相关话题的点击量已突破十亿。更有游戏在短短一年内,就售出了超过一千万份。据一名头部游戏公司从业者透露,今年国内还将上线至少三款同类游戏。
对于远离土地的年轻人来说,“赛博种田”不仅提供了一种从0到1、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还带来了强烈的获得感和掌控感。他们发现,在云端播种、在网上耕作,同样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满足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许又姜宇指出,“种田”游戏让年轻人在享受城市物质便利的同时,也能在精神上逃离城市的喧嚣与紧张。而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则认为,这类游戏以慢节奏、细水长流的方式,满足了玩家对轻松感和陪伴感的心理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交场景带来的压力,一些年轻人选择在游戏中与虚拟自然建立联系。他们更愿意参加游戏中“不用敬酒”的庆典,而不是现实中的亲戚饭局。这种对虚拟自然的向往,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延伸。共享菜园、自然教育、“一日农民”等活动,在城市年轻人中逐渐流行起来。
“赛博种田”的兴起,意味着古老农耕文明的田园意象,对今日的年轻人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种田”不再是一个“落后”“脱节”“土气”的符号,而是一种更简单、更平和、更可控的生活方式的象征。尽管生活在城市中,他们或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数字田野上,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