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海市奉贤区的“上海之鱼”景区内人声鼎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刚刚踏入暑假的孩子、狂热的《三体》粉丝以及科幻爱好者,他们共同涌入了一个以《三体》为核心内容的科幻娱乐新地标:在水一方科幻馆。
这座科幻馆,是上市公司风语筑在其“科技+文化+商业”战略下精心打造的标杆项目。风语筑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晖对此信心满满:“精彩才刚刚开始。”
李晖频繁提及的“好玩”理念,深深植根于风语筑的企业文化和产品设计中。他曾将上市晚会变成运动会,鼓励员工参与马拉松,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活动,实则体现了公司文化的内核:“我们的目标是让观众感到愉悦和接受,这是我们工作的最终追求。”
这一理念在在水一方科幻馆及其子项目“三体·未来学院”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李晖身着一件印有“三体·未来学院”字样的T恤,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这个科幻娱乐空间的独特之处。这里,观众将化身为学员,通过一系列互动游戏,在不知不觉间吸收《三体》的知识。
整个科幻馆运用了精心设计的环境氛围、灯光音效和高仿真场景模拟,构建了一个沉浸式的宇宙空间体验环境。还采用了体感互动、数据可视化、AR、XR、AIGC等前沿展示技术,将视觉、听觉、触觉融为一体,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科幻世界之中。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科幻馆内还设计了一个名为“水滴剧场”的独特空间,其外形酷似飞碟。在这个剧场内,观众将躺着仰望天花板,通过一场科幻光影秀,身临其境地体验《三体》故事中末日之战的震撼场景,其中还融入了真人NPC的沉浸式演绎,重现了人类与三体文明水滴的初次交锋。
李晖表示,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展馆,而是一个用科技打造的“体验剧场”。观众购票入场,就像观看一场科幻电影一样,能够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科幻娱乐空间外,整个场馆还融合了东方科幻元素赋能的种子空间、临时展览空间、未来社区广场以及多维商业群落。李晖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旅游、科技、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新文旅目的地和上海科幻科教的新高地。
事实上,这个“三体”项目是风语筑近年来在新文旅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标杆性项目。回顾公司的创业历程,李晖坦言自己一直喜欢跨界尝试,不太满足于现状。在他看来,新文旅相比传统文旅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好的体验感以及更多的应用场景,有可能颠覆原有的文旅场景。
李晖认为,展示是被动观看,而体验则是主动参与,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方式。因此,他持续将科技注入文化场景,致力于将前沿科技转化为文化体验场景。例如,他们打造的VR大空间项目《梦回圆明园》就深受好评。在这个项目中,观众可以在虚拟的圆明园中畅游,感受其昔日的辉煌与壮丽,这种反差带来的教育意义和体验感是传统展览无法比拟的。
李晖还透露,风语筑门口的长颈鹿吉祥物正是其理念的缩影。长颈鹿寓意着高瞻远瞩和吉祥如意,他希望用科技让文化场景焕发新生。
谈及公司的名字时,李晖解释说:“‘风’代表风尚,‘语’代表文化,‘筑’代表地标。我们希望公司能够成为资本市场上的文化地标。”
如今,风语筑已经走过了22年的发展历程。李晖表示:“‘风’不仅仅是时尚,我更希望它能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引领公司和行业不断前行。”
在谈到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时,李晖强调:“只有错位竞争才能取得优势,避免同质化内卷。”他之所以有底气提出“个性化”战略,是因为风语筑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据悉,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涵盖了CG特效、AIGC、空间计算等多个领域。
今年3月,风语筑宣布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标志着公司从空间营造向数字化运营的战略升级。该研究院将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应用的融合与创新,以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AI眼镜等智能端侧为载体。
目前,风语筑已经与松延机器人展开合作,聚焦新文旅场景下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李晖认为,机器人在科幻场景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未来的文旅项目中,机器人有望替代NPC进行演出,而参观者则将由机器人带领沉浸于剧情之中。
“做好玩的事”,这一理念不仅贯穿于风语筑的产品设计中,也延伸到了其商业布局中。潮玩周边、IP衍生品等成为了新文旅项目的重要变现环节。李晖表示:“未来20年,市场会发生变化,但风语筑的核心能力不会改变——那就是将最新科技应用到文化场景中。”